moerjielovecookie

Sawen_Blog

一个普通工科牲的博客网站
x
github
follow
email

无线信道衰落

无线信道的一个典型特征是衰落现象:信号幅度在时间和频率上的波动。加性噪声是信号恶化的最普遍来源,衰落是另一种来源,其在无线信道中引起的是非加性的信号扰动。衰落也可由多径传播或障碍物遮蔽引起。
衰落大致分为两种:大尺度衰落和小尺度衰落。当移动设备长距离移动时(小区大小距离)会产生大尺度衰落。它由信号的路径损耗(关于距离的 func)和大型障碍物形成的阴影所引起的。小尺度衰落是当移动设备在较短距离内移动时,由多条路径的相消或相长干涉引起的信号电平快速波动。
衰落信道.png

1 大尺度衰落#

1.1 一般路径损耗模型#

自由空间传播模型用于预测视距环境中信号接收的强度。常用于卫星通信系统。

Pr(d)=PtGtGrλ2(4π)2d2LP_r(d)=\frac{P_t G_t G_r \lambda^2}{(4\pi)^2d^2L}

其中:
$P_t$ 为发射功率,单位:W
$d$ 表示发射机与接收机的距离,单位:m
各向异性天线时,发射天线增益为 $G_t$,接收天线增益为 $G_t$
$L$ 为与传播环境无关的系统损耗系统,表示实际硬件系统中的总体衰减
假设系统硬件没有损耗,则自由空间路径损耗为:

PLF(d)[dB]=10log10(PtPr)=10log10(GtGrλ2(4π)2d2)PL_F(d)[dB]=10\log_{10}(\frac{P_t}{P_r})=-10\log_{10}( \frac{G_t G_r \lambda^2}{(4\pi)^2d^2})

根据距离和天线增益不同,自由空间路径损耗如图所示:
自由空间损耗.png
若没有天线增益,则公式可以简化为:

PLF(d)[dB]=10log10(PtPr)=20log10(4πdλ)PL_F(d)[dB]=10\log_{10}(\frac{P_t}{P_r})=20\log_{10}(\frac{4\pi d}{\lambda})

对数距离路径损耗模型如下:

PLLD(d)[dB]=PLF(d0)+10nlog10(dd0)PL_{LD}(d)[dB]=PL_F(d_0)+10n\log_{10}(\frac{d}{d_0})

其中,$d_0$ 是一个参考距离,不同的传播环境中参考距离不同。例如,大范围覆盖的蜂窝系统(半径大于 10km),通常设置 $d_0$ 为 $1km$;对于小区半径为 $1km$ 或具有极小半径的微蜂窝系统,可以分别设置为 $100m$ 或 $1m$。
路径损耗指数 $n$ 由传播环境决定。

环境路径损耗指数(n)
自由空间2
市区蜂窝2.7~3.5
市区蜂窝阴影3-5
建筑物内视距传输1.6-1.8
建筑物内障碍物组队4-6
工厂内障碍物阻挡2-3
对数距离路径损耗模型图如下:
对数距离.png
由于周围环境会随着接收机的实际位置不同而改变,即使发射机到接收机之间的距离相同,每条路径也有不同的路径损耗。在设计更真实的环境时,对数正态阴影模型更加实用。令 $X_{\sigma}$ 表示均值为 $0$,标准差为 $\sigma$ 的高斯随机变量,对数正态阴影衰落模型为:
PL(d)[dB]=PL(d)+Xσ=PLF(d0)+10log10(dd0)+XσPL(d)[dB]=\overline{PL}(d)+X_{\sigma}=PL_F(d_0)+10\log_{10}(\frac{d}{d_0})+X_{\sigma}

此时示意图为:
对数正态阴影.png

1.2 Okumura/Hata 模型#

在预测城市地区路径损耗的所有模型中,Okumura 模型是被采用最多的一种,主要适用于载波范围在 500-1500MHz,小区半径为 1-100km,天线高度为 30-1000m 的移动通信系统。Okumura 模型中路径损耗可以表示为:

PLOk(d)[dB]=PLF+AMU(f,d)GRxGTx+GAREA\mathrm{PL}_{\mathrm{Ok}}\left(d\right)\left[\mathrm{dB}\right]=\mathrm{PL}_{\mathrm{F}}+A_{\mathrm{MU}}\left(f,d\right)-G_{\mathrm{Rx}}-G_{\mathrm{Tx}}+G_{\mathrm{AREA}}

其中,$A_{\mathrm {MU}}\left (f,d\right)$ 为频率为 $f$ 处的中等起伏衰减因子,$G_{AREA}$ 为具体地区的传播环境增益。
HATA 模型将 Okumura 模型扩展到了各种传播环境,包括城市、郊区、开阔地,为当今最常用的路径损耗模型。对于发射天线高度为 $h_{Tx}[m]$, 载波频率为 $f_c [MHz]$,距离为 $d [m]$,在市区中 Hata 模型的路径损耗为:

PLHata,U(d)[dB]=69.55+26.16log10fc13.82log10hTxCRx+(44.96.55log10hTx)log10d\begin{array}{c} \mathrm{PL}_{\mathrm{Hata,U}}\left(d\right)\left[\mathrm{dB}\right] = 69.55+26.16\log_{10}f_{\mathrm{c}}-13.82\log_{10}h_{\mathrm{Tx}}-\\ C_{\mathrm{Rx}}+\left(44.9-6.55\log_{10}h_{\mathrm{Tx}}\right)\mathrm{log}_{10}d \end{array}

其中,$C_{Rx}$ 为与接收天线相关的系数,取决于覆盖范围的大小。
对于中等大小的覆盖范围,$C_{Rx}$ 取值为:

CRx=0.8+(1.1log10fc0.7)hRx1.56lgfcC_{Rx}=0.8+(1.1\log_{10}f_c-0.7)\cdot h_{Rx}-1.56\lg f_c

其中 $h_{Rx}[m]$ 为接收天线的高度。
对于大的覆盖范围,$C_{Rx}$ 取决于载波频率:

CRx={8.29(log10(1.54hRx))21.1,150MHzfc200MHz3.2(log10(11.75hRx))24.97,200MHzfc1500MHzC_{\mathrm{Rx}}=\begin{cases}8.29\Big(\log_{10}\Big(1.54h_{\mathrm{Rx}}\Big)\Big)^2-1.1,&150\:\mathrm{MHz}\leqslant f_{\mathrm{c}}\leqslant200\:\mathrm{MHz}\\3.2\Big(\log_{10}\Big(11.75h_{\mathrm{Rx}}\Big)\Big)^2-4.97\:,&200\:\mathrm{MHz}\leqslant f_{\mathrm{c}}\leqslant1500\:\mathrm{MHz}\end{cases}

对于郊区,Hata 模型为:

PLHata,SU(d)[dB]=PLHata,U(d)2(log10fc28)25.4\mathrm{PL}_{\mathrm{Hata,SU}}\left(d\right)\left[\mathrm{dB}\right]=\mathrm{PL}_{\mathrm{Hata,U}}\left(d\right)-2\left(\log_{10}\frac{f_{\mathrm{c}}}{28}\right)^{2}-5.4

对于开阔地,模型为:

PLHata,O(d)[dB]=PLHata,U(d)4.78(logfc)2+18.33log10fc40.97\mathrm{PL}_{\mathrm{Hata,O}}\left(d\right)\left[\mathrm{dB}\right]=\mathrm{PL}_{\mathrm{Hata,U}}\left(d\right)-4.78\left(\log f_{\mathrm{c}}\right)^{2}+18.33\log_{10}f_{\mathrm{c}}-40.97
載入中......
此文章數據所有權由區塊鏈加密技術和智能合約保障僅歸創作者所有。